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扶贫】医疗援青:青海高原上的南通好“曼巴”

健康南通 2022-01-17




医疗援青


今年,是江苏援青十周年,也是贵德县脱贫摘帽之年。从江海之滨到黄河之畔,南通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十年携手前行,用真心真情凝聚两地“一家亲”。南通先后派出4批9名援青干部和5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了41个援建项目。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迎接建党100周年等新的历史性节点上,南通援青干部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青藏高原继续书写南通援青新篇章。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烙印在高原上的“南通精神”。

援青医生,一个与生命健康相连的群体,在海拔千米的高原,他们的工作生活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的辛苦付出让众多被疾病困扰的家庭重燃希望。来自黄海之滨的医疗援青人才,他们的征程,同样是星辰大海。



让高原患者重见光明


8月20日,2020“江苏名医进海南”活动举行,来自南通的“光明使者”陈耀华高原眼科工作室同期揭牌。为了进一步扩大江苏卫生援青公益品牌“光明行”项目品牌影响,更好地服务高原白内障患者,在江苏援青前方指挥部的积极协调和陈耀华医生的热情支持下,海南州人民医院和贵德县人民医院同时建立陈耀华高原眼科工作室。启动仪式后,陈耀华对9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医者仁心,千里援青是职责,救死扶伤是本能。跨越2000多公里,走过1000多个日夜,在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他治愈了700多双眼睛。陈耀华,江苏省第三批援青干部、南通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被藏区同胞们亲切地称为“陈曼巴”。曼巴,是藏语医生的意思。201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荣誉称号,并受邀观礼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三年援助后,陈耀华还是割舍不下高原的患者。如今,在贵德县人民医院眼科,对白内障病人实行集中筛查制,需要手术的病人登记预约,陈耀华利用节假日的工作空余时间,飞往贵德集中为患者进行手术。今年“五一”小长假,陈耀华就放弃休假,再一次飞回他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在贵德县人民医院集中为当地患者做了58例眼部白内障及相关手术。他说,尽管三年援青工作已经结束,但他与青海贵德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贵德县人民医院急诊大楼,是江苏投入4000万资金援建的项目,从大楼主体到内部设备,一应俱全。这里,雪山天低白云走,人稀湖蓝绿草悠,风景独好,但沉迷于工作的陈耀华却无暇他顾,只是像雪山一样坚守初心,默默前行。
贵德地处青藏高原,缺氧和长期紫外线照射,加上饮食缺少维生素,当地眼科疾病发病率远高于一般地区,而且高龄患者比较多。陈耀华到来之后发现,贵德人民医院眼科人员严重不足,就一个专职医师,仪器设备严重老化,跟不上治疗需要,当地白内障病人比想象的多很多。在江苏省援青前方指挥部和贵德人民医院的支持下,陈耀华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光明行动”。 2016年10月23日,贵德县人民医院眼科来了第一批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她们是常牧镇上岗查村的斗毛错(化名)母女。陈耀华为她们实施了贵德县县域首例白内障手术。术后,母亲视力恢复到0.4,女儿恢复到0.8。手术的成功大大鼓舞了上岗查村的老百姓,前10位白内障患者中有8位来自上岗查村。“做完手术后,第一次撕掉纱布看到光明的一瞬间,患者抱着陈医生痛哭,我们也跟着激动。”当地的医生们说。
此后,贵德县人民医院又陆续成功开展了多项眼科手术:完成了贵德县人民医院首例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完成了首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三年时间,陈耀华累计接待门诊病人4400多人次,组织开设眼科病房,会诊疑难病人150多例,完成眼科手术930多人次,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725例,填补了贵德县人民医院眼科医学技术的空白,在当地形成“江苏眼科品牌”。同时,南通援青贵德工作组深入推动“光明行”白内障手术免费治疗活动,新筹集到账资金30万元。


采访当天,我们遇到了71岁的波毛才旦老人。“我的手术就是陈曼巴做的,今天来复查。”得知我们是来自陈医生家乡的采访团,老人十分激动。如今,在贵德乃至周边地区的农牧民都知道,贵德县人民医院有一位看眼睛非常厉害的“陈曼巴”。
除了看病做手术,陈耀华一直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援青期间,他坚持优势学科(白内障)带教,他的助手医师马维萍如今已成为眼耳鼻喉科科室的年轻骨干。“平时碰到拿捏不准的病症,都会跟陈医生微信或者视频请教,他总能给我们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马维萍说。






提升高原医疗科研能力


青海省是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流行地区,南通援青干部领衔科技援青首个江苏课题,实现青海省县级单位承担省部级基础研究课题“零的突破”。援青科研不仅给群众带来福音,还悄然改变当地科研生态。2013年7月,作为江苏援青干部中唯一一名医疗业务与管理双料人才,南通市肿瘤医院31岁的丛顾俊医生远赴贵德挂职,担任贵德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贵德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屡屡看到百姓遭受氟中毒侵害,丛顾俊不由得暗暗思考:氟中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我们在预防方面能否做些什么?他的想法与一同援青的时任通州区副区长,贵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徐林锋不谋而合。他们利用各自专长,携手牵头开始课题研究。

丛顾俊挂职的贵德县人民医院是当地知名的二级甲等医院,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医院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院内不仅高水平医务人员紧缺,科研项目更是空白。丛顾俊恰巧弥补了这一“短板”,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的他,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有着5年临床检验工作经历,并在职攻读了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在基因多态性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我们能否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多态性分析,探究当地氟中毒的高发原因,寻找疾病易感基因位点,对易感人群进行重点预防?”丛顾俊毫无保留,带领院内骨干开始资料检索、课题论证等准备工作。徐林锋则多方协调课题资金和样本采集事宜,为课题顺利开展扫除障碍。
为了获得地方性氟中毒病患的血样,课题组成员克服高原反应,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山脉高耸、地形多样的青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加之一些居民对抽血存有抵触情绪,样本采集颇为不易。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援青的南通干部带领课题组锲而不舍,深入贵德20多个村居、学校,成功采集到200份血样,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2014年下半年,由南通援青干部领衔的《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基因多态性分析》课题顺利通过申请答辩,经青海省科技厅批准立项。这不仅是全国科技援青项目的首个江苏课题,更实现了青海省县级单位承担省部级基础研究课题“零的突破”。“以前我们压根儿不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现在有了直观感受!”参与氟中毒病课题研究的贵德县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赵俊才坦言,一场传帮带式的课题研究,让大家受益匪浅,更带动起大家的科研热情。近两年,在南通援青干部的鼓励下,贵德县人民医院已有多项课题通过青海省卫计委课题立项,进入研究阶段。从无到有,从一支独秀到竞相开放,有了科研内生动力,高原医疗的持续发展方才水到渠成。






多管齐下做好援派“大后方”


今年夏天,南通市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徐新江、妇科副主任医师李咏来到贵德县人民医院,我市医疗人才“组团式”开启了新一轮医疗援青工作。对家人,出发前的不舍,变成思念;对贵德,出发前的忐忑,变成执着。十年光阴,从首批援青干部蒋树建,到徐林锋,到吴志华,再到张栩龙,在一任任援青组长的带领下,来自黄海之滨的江海儿女在黄河岸边,本着民生优先,着眼基层的原则,从医疗技术援助到基础设施建设,把现代医疗扎根在了贵德高原。

南通对口援青工作开展以来,医疗援青已经形成品牌,当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如今,一处处医疗设施的蝶变折射着对口支援的用心。截至2020年,安排援建资金4390万元,涉及贵德县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项目、曲丹峪中心卫生所、常牧镇3个村级卫生室、贵德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等4项,优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项指标在省内县级医院处于领先的层流,手术室、洁净消毒供应室为确保医疗安全夯实了基础,并充分保障县域内及周边地区各族群众就近就医,为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得到了上级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远隔2200公里的南通全市上下,也正多管齐下做好援青干部的“大后方”,持续给予支持。如今,在南通市卫计委的对口支援下,贵德已有近200名医疗技术人员分批走出大山来通培训,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研究热情。
“援青这条路,我们还将一直走下去。”第四批江苏援青干部,贵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栩龙说,下一步,两地将开展医疗机构学科共建。目前,南通市卫健委与贵德县卫健局已达成协议,按照“南通一个医院对口贵德县人民医院一个科室”的模式开展医疗学科建设,由南通市安排学科骨干医生到贵德开展“传帮带”工作,每批次4人3个月,每年安排3-4批次;贵德县安排医生到南通市开展进修学习,每批次2人6-12个月,通过学科建设全力支持贵德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创建甲级医院工作。“我不是一个人在援青,而是整个医院、整个南通在援青,有大后方的支持,我们的力量自然无穷无尽。”面对征程,援青的医疗人才、干部们说,天下没有远方,有爱的地方就是故乡。




文字来源:南通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